本網訊 近日,武漢成為全面改革實驗區,再次承擔歷史使命和國家課題,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刊發系列評論和訪談,我院羅林波副院長受邀參加。
羅林波說,科技創新的重大突破將改變未來,只有在科技革命中先人一步,才能實現城市崛起。武漢成為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應進一步順應世界科技革命浪潮,引領跨越發展。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未來發展將依賴于創新驅動,科技是最有價值的資本。要激活這一資本,釋放能量,就要在體制機制上大膽創新,大膽采用市場化的力量。要讓人才、技術和資本在高校與市場之間真正實現雙向流動,才能破解創新的障礙。
結合資環院這些年發展,羅林波認為,武漢是科教大市,本身就注定了它的巨大潛力。科技成果的轉化,應堅定“市場化取向、企業化運作”原則。
據了解,去年,資環工研院實現30項專利技術轉移、轉化,孵化了40家科技型企業。其中,程寒松教授的常溫常壓儲氫技術受到了上市公司富瑞特裝的青睞,獲投資1億元,技術團隊和資環工研院占股20%。孵化了大學生創業杰出代表――武漢中地水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特有的帶礦化功能的凈水器獲2014 “創青春”大賽湖北賽區和全國大賽兩項金獎,獲“黑馬”中國好產品大賽華中地區亞軍等榮譽。
今年截至目前,地大專利申請量已達340項,年底將達到500項左右,資環工研院孵化的企業中有8家獲得了今年“光谷3551人才計劃”資助。(有關報道見2015年9月10日《長江日報》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