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金報訊 (記者解鴻震 實習生黃策)記者日前從武漢市科技局獲悉,為推進在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近期已確定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江漢大學等四所在漢高校作為職務科技成果改革試點。試點高校將設科技中介和職業科技經紀人,相關老師不承擔硬性教學任務,可破格晉升職稱。同時,對于技術經紀人在武漢市內轉化武漢市的科技成果,按交易額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
武漢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為打破目前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制度性束縛,解決發明人評職稱難、權益保護不夠的問題,試點高校將逐步建立教師分類評價機制,制定相應的評價標準,突出職務科技成果轉化后形成的產值、利潤和經濟效益的考核權重,不硬性規定教學工作量要求。提高社會服務與推廣型職稱評審占教師職稱評審總數的比例。暢通創新創業科技人員職稱申報、評審渠道,對在技術轉移、科技成果轉化中貢獻突出的科技人員,實行特殊評審或破格申報相應的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
同時,為提高職業科技經紀人的積極性,對于技術轉移服務機構面向武漢市內企業開展技術轉移和合作,按照其履行技術開發和技術轉讓合同實際發生技術交易額的1%給予獎勵;對于技術經紀人在武漢市內轉化本市的科技成果,對其促成的非關聯方之間的技術轉讓和技術開發合同,經市技術市場管理部門審核認定,按其上年度實現技術交易額(不低于10萬元)的1%給予獎勵,最高不超過20萬元;對各高校設立的專業從事技術轉移的服務機構一次性給予30萬元的獎勵。
為保證試點成功推進,武漢市科技局還將與試點高校建立協調溝通機制,了解掌握各高校的試點進展情況,及時與各試點高校研究解決改革試點中出現的問題和困難。
目前,四所試點高校均已成立專門機構,來推進此次改革。
■背景
“三權”不明影響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
金報訊(記者解鴻震 實習生黃策)對于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存在的問題,楚天金報曾在今年4月份做了重點系列報道。比如,政府部門對職務科技成果的處置權和收益權過于集中,審批程序繁瑣、周期過長,影響了成果轉化的時效性;高校的科技成果處置權和收益權相對有限,授權不充分,高校在成果轉化中的主體作用難以有效發揮;高校職務發明人的權益沒有得到應有重視、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影響了成果轉化的成功率。 此外,目前高校科技成果管理部門多、職責不清,分配權不明,沒有形成促進成果轉化的合力,嚴重制約了成果轉化,也是在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
■鏈接
我省多項舉措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理順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的處置權、收益權和分配權等“三權”關系,近兩年來,武漢大膽探索,先后出臺了《促進東湖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機制創新》的“黃金十條”和《進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的意見》的“武漢九條”等舉措。湖北省也出臺了《促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暫行辦法》的“科技十條”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