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周倩倩)9月9日下午,地大全體在校校領導,相關工科學院和職能部門負責人來我院調研。東湖高新管委會主任張魁偉,湖北省科技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書記江中平,我院院長郝義國以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了座談。
郝義國做報告,主要從公司組織建設情況、園區建設、產業孵化、“武漢·中國寶谷”推進情況、應用技術研發平臺與知識產權以及產業基金與資本運營六個方面詳細匯報了工研院一年以來的工作情況。
張魁偉講話。他充分肯定了我院的工作,評價道“起步晚但走得快,不到一年時間,你們是首個開工的,我們要把地大資環院建設成全市15家工研院的龍頭”。他提出“三個一”指導工研院改革的總框架:一個平臺、一個基金和一個技術轉移平臺。工研院在體制機制建設上要協同創新,把學校的科技成果轉化成現實生產力,在謀求發展的同時服務社會,反哺學校,達到合作雙贏。他建議,工研院的建設要堅持市場化、企業化機制,堅持產學研相結合發展的模式。
王焰新校長講話。資環院的快速發展,現階段取得的成績,與學校的積極助推,資環院自身的工作團隊的努力是分不開的,更要感謝高新區、科投、科技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他說到,地大只會建一個工研院,戰略目標是建設一個全國性的、涉及海峽兩岸的乃至全世界的資源環境領域匯聚地,匯聚科技創新的資源。地大會利用自身獨特的科教優勢,為武漢市做出貢獻。他對資環院前期的工作進展予以了肯定,體制機制的創新探索、項目的推進、基地的建設、人才隊伍的建設等方面的進展都是積極穩妥的,發展勢頭令人矚目。他希望,資環院的建設攤子鋪開了,要先注重戰略布局,謹慎的選好突破口,扎實穩步推進。為了積極推進市委市政府關心的“一號首長項目”,我們要盡心做好,也要爭取到更大的支持。
郝翔書記發言。他說,工研院要進行市場化、企業化的運營,希望在內部管理結構上加強研發平臺的實現。工研院的建設和學校現有科技資源是相呼應的,他呼吁,地大各院系積極整合科技資源與工研院進行對接,更好的調動高校資源,為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做出應有的貢獻。
會后,資環院高管陪同參會領導到未來三路資環院項目一期工程現場進行了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