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殷院士、郝書記、王校長、地質大學各位老師、上海浪花投資有限公司的各位高管以及在座的各位企業家:
本來我沒有準備講話,但記春同志希望我說兩句。我想啊,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是我們的重要策略,我們要落實科學發展觀,但能不能實現科學發展觀,為武漢市的經濟發展提供教育的競爭力、科技創新的競爭力、產業發展的競爭力,我們要進一步探索推進科技資源的轉化。因此,我們創辦高新區,建立光谷。武漢已經從1984年開始建立高新區,初衷就是要解決武漢市科教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到今天,我們還任然繼續在做。這一兩年來,我們在推進各個大學在優質學科的基礎上建立工業技術研究院,是我們想進一步的用新的方式更有效的來促進科教資源優質學科的轉化工作。
目前,我們與華工建立了智能裝備研究院與光電研究院。跟理工大學建立了新能源汽車研究院,跟武漢大學還要建化學研究院。今天我們和地質大學建資環工研院,目的都是一個,就是要促進科技資源的有效轉化。我想,在今天這樣一個市場環境,我想我們大學的老師們也有這種愿望,也有這種激情,也有這種使命,來更有效的把科教資源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我和王校長、郝書記,有個很好的構想,交流過好幾次,我覺得他們的想法很好,因為地質大學是武漢市的一個寶庫,是全國的一個寶庫,也是國際上知名的大學,我們有很好的教師,像殷院士這樣的教師隊伍,有很好的科研設備和技術團隊。我相信我們地質大學的資環院能夠真正發揚我們地質大學的攀高登峰的精神,我理解地質大學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攀高登峰的精神,在全世界都是著名的,是我們的學科專業練就了我們大學師生這種攀高登峰的精神,融到我們的骨子里,已經變成了我們地大師生的精神基因。我們建立這樣的研究院,也需要這種精神,真正以大學的教學、科研的這種基礎,按照市場主導的原則,來推進企業運作的方式,來促進我們成果的轉化,來形成生產力,形成我們的工業產品,形成我們的工業技術。
我們這所研究院究竟是辦成什么樣的形式,我想我們在深圳,看到經貿大學深圳院,他們叫四不像,不像大學,不像企業、不像研究院,也不像公司,都不像,但它們成長的很好,發展的非常好,孵化出了一批又一批成果,轉化一批又一批成果,投資了一個又一個項目,成長了一個又一個企業。我說我們也不固定,我們需要這個研究院辦成什么樣的性質?沒有性質!發展了就是你最好的性質,就是你最好的模式!先給它定性沒有道理,我相信我們的老師,相信我們的浪花投資有限公司,我們和企業地質界,一定能建立一種新的模式。我們需要探索,我們建立智能裝備研究院也好、新能源汽車研究院也好,包括資環工研院也好,包括下半年與武漢大學建的化學研究院也好,只要有一條,不要把它辦成大學,不要辦成傳統的事業單位、研究機構就可以了,其他的都可以,其他的都可以嘗試,這是需要探索的,需要有創新精神,所以,我們地大攀高登峰的精神,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我們希望我們的資環院在轉化科技教育資源為現實的生產力方面,創造新的模式,創造新的奇跡。這也是對我們光谷這么多年的建設,一種重要的探索,我經常講的一個觀點,我們也經常去硅谷,光谷就是要辦的像硅谷一樣,那光谷就成功了,硅谷還沒有我們這么多大學,沒有我們這么好的自然資源,我們常年青山綠水,他們那半年不下雨,他們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管是時間節點發展到什么年代,不管是技術更新到什么樣的程度,換個什么行業,你是硅谷也好,還是生物谷也好,不管你技術怎么轉換,但硅谷這個地方,最重要的是最好的技術、最新的產品、最新的企業總是誕生在這個地方。我們可以研究一下,這幾十年來的規律,你怎么變都是他那個地方在變,這就是硅谷的奧秘,所以,我們辦光谷,要辦成什么樣子,就是要辦成硅谷那個樣子,我們當年為什么把這個地方叫光谷,為什么也叫谷,就是瞄準硅谷來做的,這也是一種學習的態度。所以我想,我們做這些事情都是制度的探索、機制的創新、文化的探索與創新。形成文化創新的氛圍,真正形成這樣一個谷,它的體制機制、文化的氛圍,就不斷的推進我們科技人員要去創新,我們這些投資者要去投資,投資與科技結合起來就能產生豐厚的成果,產生我們意想不到的結果,現實生產力,所以我經常給開發區的同志們講,開發區的工作,除了要解決外圍的環境,硬件條件以外,你就是要怎么把有錢人和有腦袋的人結合在一起,你就成功了,經濟的腦袋、科技的腦袋結合在一起,把他變成一個腦袋,你這個事情就成功了,我們的目的就達到了??萍汲晒D化成生產力也就自然實現,豐富的科技資源轉化成現實生產力的重要支撐也就實現了,我們想要不管是在年代發展到什么時候,我們這里一定會誕生最新的成果,最新的企業,最新的產品,我們的目標就實現了,那我們的中國夢,中國綜合競爭力的增強,國際競爭力的增強,我們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所有這一系列的目標都會實現。
所以我最后講這些,還是希望我們資環院發揚我們地大攀高登峰的這種精神,進行體制機制的創新,來促進我們科技資源轉化成現實生產力,來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也更希望我們地大的老師、學生,有更多的成長為院士以外,更多的成長為現代的企業家。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