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氫能產業一系列產業政策及規劃出臺,各地政府正在大力推進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化進程,并集中出臺相應補貼政策,對氫能產業的規劃布局正在提速。
海南省
力爭通過3—5年時間,建成覆蓋全省、滿足各類型清潔能源汽車應用基本需求,充換兼容、快慢充互補、多場景結合、智能化的充電加氣、加氫網絡。
浙江省
要加快培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支持燃料電池電堆等關鍵技術研發,鼓勵有能力的企業加快研制燃料電池汽車。
浙江省現以嘉興作為示范城市,利用嘉興較為豐富的工業副產氫,布局加氫站試點,以待成熟后逐步向全省推廣。
山西省
依托太原等城市現有氫燃料電池汽車相關產業開展試點示范,對加氫站和氫燃料加注進行適度補貼,積極支持太原、大同和長治等地申報國家級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范城市。
佛山市
對加氫站的建設、運營、運營企業加氫、氫能車輛運行四個角度進行扶持補貼。2019年,佛山要實現累計推廣1000輛氫能汽車,建成30多座加氫站,在國內率先形成相對完善的加氫站分部網絡。
張家口市
確立未來將以氫能產業作為經濟發展重要支柱,到2021年打造成為國內一流氫能城市,到2035年建成國際知名氫能之都。
張家港市
加大氫能產業發展規劃力度,將氫能產業發展目標分為近期、中期和遠期三個階段,進一步制定張家港氫能產業發展方向和重點,優化產業布局,加強政策引導,立志打造“東方氫港”。
常熟市
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作為常熟推進產業結構調整、豐富汽車產業鏈內容的重要抓手。
鎮江市
燃料電池乘用車將按照搭載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進行補助,燃料電池客車、貨車采取定額補助。
寧波市
到2022年,寧波市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在600輛至800輛,初步形成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核心部件、燃料電池汽車等產業集群。
嘉善縣
加快推動嘉善縣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和開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范,促進氫能與燃料電池領域研發、制造與應用融合發展,打造成為長三角一體化區域氫能與燃料電池產業基地。
上海市
推動燃料電池汽車試點示范運行,開展氫能基礎設施、研發與測試服務平臺等共性設施建設,突破車用燃料電池電堆、關鍵材料與核心零部件等關鍵技術,引導培育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基地和產業基金,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燃料電池汽車技術鏈與產業鏈,推進我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
武漢市
2018—2020年,在研發層面,實現制儲氫、膜電極、電堆、系統集成與控制等核心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制儲氫基礎設施層面,研究適宜長距離、大規模氫的儲運技術,形成制、儲、運氫的示范化應用,并建設國內領先的氫能產業園;在基礎設施與示范推廣層面,建設5—20座加氫站,在輪船、無人機、分布式發電等方面形成小規模氫能燃料電池示范應用。
北京市
加強協同創新,推動國內氫能與燃料電池技術自主化發展,打造氫能技術創新高地。北京市科委近年來著重支持氫能和燃料電池自主化技術科研項目39個。
成都市
目前已聚集氫能產業鏈企業及院所50余戶,覆蓋氫氣制備、儲運、加注和檢測,燃料電池及整車(機)研發制造等主要環節。下一步,成都將以燃料電池汽車、動車、有軌電車、無人機等為牽引,大力發展氫能、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及系統集成,有序發展氫源供給設備,帶動氫能產業成鏈發展、集群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