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2014年,環境問題成為全社會極為關注的熱點,引起社會各界對環保問題的持續關注,政府出臺相應的政策應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危機。
一、環保部與31省(區、市)簽署《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2014年1月7日,為貫徹落實《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環境保護部與全國31個省(區、市)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各地空氣質量改善目標和重點工作任務。除了明確考核PM2.5年均濃度下降指標外,目標責任書還包括《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中的主要任務措施。
二、歷時8年的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出臺
2014年4月17日,環保部和國土資源部發布《全國土壤污染狀況調查公報》,就歷時8年進行的全國性土壤污染情況對公眾披露。公報顯示,全國土壤總的點位超標率為16.1%,其中耕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9.4%,林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0.0%。草地土壤點位超標率為10.4%。南方土壤污染重于北方;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東北老工業基地等部分區域土壤污染問題較為突出,西南、中南地區土壤重金屬超標范圍較大。
三、新環保法頒布
2014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八次會議以高票贊成通過了新修訂的環境保護法,這是環保法實施25年來的首度大修。環保法修訂不僅將區域污染和流域污染,包括土壤污染等突出的環境問題納入立法內容,另一方面最嚴格的執法手段和政策也用立法的形式明確。環保法修訂中首次提及,面對重大的環境違法事件,地方政府分管領導、環保部門等監管部門主要負責人將“引咎辭職”。
四、《大氣污染防治法》迎來大修
2014年12月22日開幕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審議了國務院關于提請審議大氣污染防治法修訂草案的議案。這次27年來的第三次修訂,也是首次大規模修訂。其中對于重點領域大氣污染防治,加大了對污染的處罰力度,采取更為嚴厲的限批措施。